欢迎访问安徽中俄合作交流促进中心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皖俄视窗

皖俄视窗
 
·“镜头中的友谊”中俄青年友好...
· 2024年1-4月中俄贸易额765.8...
·为了胜利!普京2024年红场阅兵...
·【中俄双语】习近平谈巴以冲突...
·张汉晖大使接受“今日俄罗斯”...
·第一声音|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
·俄罗斯国防部:俄南部军区将举...
·俄罗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莫...
 
首 页 > 皖俄视窗 > 皖俄视窗  
安徽民歌分六种五类(一)
添加时间: 2016/2/18 8:29:44信息来源: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历史上是南北交通要冲,许多历史事件发生于此。如大禹曾在涂山(今怀远县)治水,秦末农民起义的起源地在宿县,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发生在寿春,等等。正由于处于这一汇南聚北的位置,造成了南北文化在这块土地的上冲撞和融合,进而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而民歌,作为植根于农民的一项民间艺术,在安徽这个农业大省里,理所当然地发展壮大起来。

  安徽民歌,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音初篇”上:“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候人兮猗’。 ”这首歌虽然只有4个字,但它却可称得上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首“女声独唱”。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的著名长篇叙事民歌,它叙述了建安年间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以生命来维护爱情的故事。这首悲剧性的民歌情节动人,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是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晚年流落安徽,在他的诗中有许多描绘安徽民歌活动的内容,其中《秋浦歌(第十四首)》中就描绘了人们在明月下集体欢唱的场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明末清初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则是我省“凤阳花鼓”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调,也是安徽民歌中的瑰宝。凤阳花鼓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凤阳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常给当地带来水灾,而当大水吞没家园时,人们只好离乡背井外出乞讨,而凤阳花鼓作为一门流浪手艺兴盛起来;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为致富家乡,从全国各地移来24万户富庶的居民充实凤阳,规定他们不许离开凤阳回家乡,而这些人为了回乡探亲,只有敲起花鼓装成乞讨者,才能回家乡看看,同时由于这些人的迁入,造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凤阳花鼓也起到积极作用。

  品种丰富集大成

  安徽地域广阔,全省各地的民歌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从内容上分,有六种;从体裁上分,有五类。

  从内容来分,一是反映劳动生产场景的民歌,主要集中在号子、山歌和秧歌等类民歌中,如六安民歌《车水不唱瞌睡多》,和县秧歌《认不得稗子要姐教》等;二是反映农民生活场景的民歌,如巢湖民歌《唱四季》、淮北民歌《四季颂》等;三是反映农民爱情生活的民歌,这种类型的民歌在民歌中比例最大,从多侧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爱恋和婚姻生活,如舒城民歌《棒棰打在石头上》、滁州民歌《山头调》等;四是反映当地生活习惯的民歌,这些歌曲有不少是在节日和集会中用以助兴来演唱的,如在结婚仪式中演唱的《哭轿》、《敬酒》等;五是旧社会广大农民受到残酷的压迫,他们把满腔的愤怒化为歌声,用以揭露当时的黑暗,如贵池民歌《唱个山歌出出气》、淮北民歌《杀赃官》等;六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从而出现一批热情歌颂党和祖国的民歌,如颍上民歌《多亏共产党好领导》、当涂民歌《芝麻开花节节高》等。

  从体裁上来分,安徽民歌分为以下五种。一是号子,这是一种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它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性很强,十分口语化,易于传唱,号子基本上遍布全省各地,有农事号子、建筑号子、搬运号子和船工号子等等;二是山歌,主要流行于我省江淮地区及江南地区山,分为放牛山歌、采茶山歌等,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别山民歌”就是山歌的一种;三是秧歌,有些地方称秧歌为田歌,我省民间把在秧田中插秧、薅草都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悠扬悦耳、节奏自由舒缓,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巢湖民歌,就是以秧歌为代表的;四是舞歌,指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它的特点是载歌载舞,融歌唱和舞蹈为一体,如“灯歌”和“花鼓歌”等,其中凤阳花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此外还有流行于淮河两岸的“花鼓灯歌”,流行于舒城地区的“舒城花鼓”,流行于歙县一带的“牧牛花鼓”等;五是风俗歌曲,指在民间传统的风俗性节日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包括“划龙船”、“门歌”、“婚礼歌”、“庆寿歌”和“葬礼歌”等。

  我省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反映了江淮儿女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的一面,通过民歌也能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的场景,且由于民歌一般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因此,通过民歌也能看出一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正因为这些,民歌的传承也受到国家的重视。

  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了近现代时期的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民谣民歌;还有反映社会建设时期的生活、生产的民歌;以及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六安社会风土、人情、民俗等民谣民歌。最有影响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在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

  主要特征有:1、原生态特征;2、明显的地域特征;3、综合的艺术特殊。主要价值有:1、历史学价值;2、美学价值;3、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

  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民歌

  徽州民谣是徽州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口头艺术,反映了古徽州人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徽州民谣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等,并因方言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爱情民谣、时政民谣和游戏民谣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特点。

  有些民谣在徽州境内广泛流传,但在不同县境有不同的流传“版本”。如徽商民谣中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就有歙县、绩溪和祁门的3个“版本”。徽商民谣,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形象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有些民谣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像流传于黟县的《黟县妇女实苦怜》就有了现代版《黟县妇女生活甜》。有些类型的民谣密切反映社会生活,如时政民谣中的《鸦片害人真不轻》、《抓壮丁》等。

  徽州民谣是自宋代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从中可以真切地认识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婚姻、生活、教育、是非和审美观念,是认识徽州民间社会和人生的一把钥匙。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当涂素有"名歌之海"的美誉。当涂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该县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

  长期以来,当涂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口头文学作品,饮誉海内外的当涂民歌即是其中之奇葩。其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县内流行极广,且种类繁多。当涂民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民歌异彩纷呈,形成多种体裁。

  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当涂民歌语言丰富,结构完整,曲调多样,唱法独特,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代表曲目有《打麦歌》《放牛歌》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当涂民歌的歌词内容绝大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和爱情生活。


  当涂民歌,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2006年5月20日,当涂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潜山弹腔

  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职业性班社甚多,其中“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乐堂”等长年出演。凭借长江水路优势,上达四川重庆,下到南京苏浙,并与这些地区的文化艺术广泛交流,弹腔有了“徽调”之称,班社亦随之称为“徽班”。

  弹腔一直以皖江地域为核心流传地,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弹腔音乐唱腔中还融汇了大量的民歌小调,汲取了青阳腔以及民间音乐的多重营养。

  弹腔的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潜山、岳西山区的艺人,这种方音更为浓重。唱腔与“小白”全用方言,大白用方言韵白。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内,根据方言的四声调值,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因而,弹腔乡土气息浓郁。

  弹腔艺术绝大多数出自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其“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却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弹腔的剧目表现了民众生活、风土民情,反映了本地域人民的道德观、审美观。

  “四大徽班”流寓京都后,潜山本土艺人保留着弹腔的自然特色,使这一生态艺术得以延续。

  石台唱曲

  唱曲,又称“坐唱”,一般以7—9人为班,以生、旦等行当为主,锣、鼓等乐器伴奏,不搭台、不化装,自打自唱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起初出自昆曲的徽调坐唱。明代中叶,由石台县珂田乡(今仙寓镇)的幸福村、台山村逐渐流行于全县境内的每个村落乃至东至、祁门等地。当时有名气的有珂田卢家班、大演唐家班、占大李家班等。明剧作家王骥德《曲律》中所载“两头蛮”即为石台唱曲。

  石台唱曲有大戏和小戏之分,遇什么活动,唱什么曲目,有《四喜》、《暖房》、《长春》、《张仙送子》等百余个。曲调有徽调、涓调、江西调和石牌调,并吸收傩的高腔、道士腔和民歌、山歌等声腔,如“二黄”、“西皮”等。器乐曲牌有[喜孜孜]、[小开门]、[大开门]等。表演分吹、拉、弹、唱等形式,并加以打击乐伴奏。

  石台唱曲多用于祭祀、祝寿、婚庆、贺屋、乔迁等民俗活动,表演时间不定,以宗族、家庭结成戏班,代代相传。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汇聚了戏曲、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民歌宝库和我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五河民歌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所修县志。《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五河民歌不仅志有所述,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精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因此,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

  “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

  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据21世纪初的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民间歌曲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五河民歌中,很多反应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的原素。七度音程的大跳、在《送郎》、《长谈》、《十二月调情》等很多小调中,不时的出现,因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独特风格。

  在调式上,五河民歌多为徵调式。如:《摘石榴》、《四季探妹》、《五更疼郎》等。但其中不少小调的调式,在旋律进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颂淮北》开始是宫调式,后来转入徵调式,但最后一句结束在羽音上,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使人觉得意犹未尽、意味深长。这种丰富的调式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五河民歌中,很多音乐主题,从节奏上、旋律线条上看都有着共同特点,如:《摘石榴》、《四季颂淮北》、《打菜苔》等。但由于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和产生出来的旋律,使各自又独具特色,分别有着不同的风味。这些歌曲应该视为地地道道的五河当地民歌。也有一些民歌是从外地流传而来,如《八段景》、《虞美人》等。这些歌曲经过长期在五河地区流传、演唱,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目,注入了当地的一些音平特色,被异化为具有五河特色的民歌。







 
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发展集团  |  国家发改委  |  财政部  |  国资委  |  水利部  |  交通部  |  教育部  |  人社部  |  农业部  |  住建部  |  民政部  |  外交部  |  文化部  |  科技部  |  国土资源部  |  工信部  |  商务部
Copyright 2012-2014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中俄合作交流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中心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玉兰大道与习友路交口东北侧70米院士大厦内 电话:0551-62877612 62877613 传真:0551-62877613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访问量: